氣候變遷

為有系統的因應氣候變遷風險,預防財務相關損失,自 2019 年起,遠東百貨參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指引擬定的框架,揭露氣候變遷相關資訊,並於2022年進一步參照臺灣證劵交易所《上市櫃公司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規範,協助我們更準確評估氣候變遷對於企業營運可能面臨的轉型與實體風險機會,進而擬定管理政策與預防作為,積極因應相關正負面衝擊,增強公司氣候韌性,邁向永續經營。

氣候變遷因應小組組織圖

jyer

為精進氣候變遷的回應能力,培養企業成員氣候風險意識,遠東百貨將氣候風險議題由上至下深入企業文化之中,強化企業韌性。為使全體員工能確實掌握 TCFD 資訊,遠東百貨2023年完成「氣候相關財務揭露」、「IFRS永續揭露準則初探」等5場永續主題相關之教育訓練課程,共有182人次參與,總培訓時數為362小時。

氣候治理

遠東百貨成立「溫室氣體盤查與氣候變遷因應小組」(下稱氣候變遷因應小組),定期鑑別氣候相關衝擊、評估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以及提出因應氣候衝擊措施。遠東百貨氣候治理架構以董事會為最高監督單位,自2022年起,每季向董事會報告溫室氣體盤查與確信、氣候風險評估等永續發展專案執行成果,董事會檢視永續工作內容與方向,適時提供建議,督導經營團隊適當調整,2023年共進行4次報告。

為提升企業氣候變遷韌性及回應能力,培養企業成員氣候風險意識,遠東百貨2023年完成「氣候相關財務揭露」、「IFRS永續揭露準則初探」等5場永續主題相關之教育訓練課程,共有182人次參與,總培訓時數為362小時。

氣候策略及風險管理

為了將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衝擊納入企業整體風險管理考量,遠東百貨參考氣候變遷發展趨勢,預估風險發生機會以及對百貨業的影響程度,制訂風險應變與緩解措施計畫,並藉由情境模擬未來可能造成的財務影響,整合及管理可能影響營運的因素,擬定短中長期具體目標,全面降低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對公司之衝擊。

蒐集氣候議題資訊

蒐集國際研究報告與標竿企業之公開揭露資訊,建立風險清單。

評估氣候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因應小組透過會議 ,衡量並收斂各項議題。

確認關鍵氣候風險與機會

依衝擊程度及發生可能性確認重大關鍵氣候風險與機會。

制定因應措施

針對重大關鍵氣候風險與機會,制定管理行動和目標,並提出因應措施。

氣候情境評估

遠東百貨參考TCFD官方風險清單等相關資訊,由氣候變遷因應小組評估各項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最終鑑別出12項關鍵氣候風險項目,再依據RCP 8.5氣候情境,評估可能發生的氣候災害影響,並透過「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與「3D災害潛勢地圖」等公開氣候模型及圖表網站,分析可能的實體氣候災害,評估在面對最極端的氣候下,可能帶來的衝擊。

實體情境

依據RCP 8.5氣候情境,評估可能發生的氣候災害影響。

雨量方面,經過 RCP 8.5 氣候情境假設後得知,2050年臺灣地區最大日降雨量約為209.6到283.4毫米,另依中央氣象局目前實施之雨量分級定義,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為豪雨,有機會造成當地淹水或洪災。以遠東百貨總公司為例,分析後可得知在24小時降下200毫米雨量的情況下,總公司及週邊地區皆無淹水情形。但於24小時降雨350毫米的情境下,則有可能在週邊地區有約0.5到1.0公尺的積水,在實體氣候風險上可能造成人員及貨物運輸受阻,需密切關注氣候相關資訊以提早預防。

年均溫方面,總公司與各分公司所在的臺灣於RCP 8.5的情境中可能達到升溫2度的風險,且氣溫可能來到21°C~22.3°C,因此可能影響冷氣電費增加、基礎設施成本升高以及部份商品保存成本提高。

能源轉型情境

遠東百貨以因應國際及國內相關法規的情境分析,推估未來電力成本的財務衝擊。

參考臺灣於2015年提出「國家自訂預期貢獻」(INDC),在 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 BAU 減量 50% 的目標下,若臺灣再生能源占比由 2019 年的 5.6 % 提升至國家能源政策所規劃的 2030 年達到 40 %,又因台灣再生能源成本較高的緣故,台電電力單價將會上漲,遠東百貨外購電力成本將隨之上升。

若以2030 年電價預估為 1 度 3.88 元,遠東百貨能源成本在 2030 年可能會增加48%,由此情境分析結果,針對外購電力之可能衝擊,遠東百貨將持續力行各項節能措施,以降低用電衝擊。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與評估

遠東百貨透過情境分析鑑別出7項氣候風險議題與5項氣候機會議題,並根據利害關係人的衝擊程度與發生可能性進行分析排序,將衝擊程度分為低中高 3 級,將發生可能性分為不太可能、或許可能及非常可能 3 級,以評估風險與機會之衝擊與影響。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衝擊列表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矩陣圖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清單

綜合分析結果,遠東百貨最終篩選出4項重大風險與機會議題,包括:再生能源及減碳相關法規、極端暴雨等氣候異常事件、資源使用效率、能源來源。為強化本公司氣候韌性,擬定適當的管理策略及因應措施如下:

氣候相關風險及財務影響

轉型風險 • 再生能源及減碳相關法規

政策和法規

每年定期檢查氣候變遷的相關法規的相容性。對於風險較高的法規,遠東百貨將其納入氣候變遷因應小組評估中。如果被確定為潛在的風險,風險將被設定為每季的關鍵績效指標來管理。

風險內容說明

  • 再生能源條例未來將用電大戶認定門檻下調,並提升再生能源義務量。
  • 金管會要求每年執行溫室氣體盤查及驗證,並於年報揭露。

潛在財務影響

  • 使用再生能源義務量提高、綠電憑證購買量增加,營運成本增加。
  • 執行溫室氣體盤查及驗證,增加盤查、驗證機關費用成本。

因應作為

  • 遠東百貨導入管理工具以降低能源耗用和能源消費成本,以EUI作為能源管理指標,由能源節約小組每週追蹤與管控。
  • 提撥預算購買綠電憑證;增加永續周邊服務。
立即性實體風險 • 極端暴雨等氣候異常事件

風險內容說明

  • 因氣候災害導致無法營業、山石崩塌、道路受阻,人員無法出勤、物流無法到達。
  • 因為氣候災害造成建築物、設備受損、員工或顧客受傷。

潛在財務影響

  • 人員及物流無法達營業據點,將導致人力不足、商品供應不及,影響營業額下降。
  • 建物、設備受損,導致商場環境惡化、來客數下降、修繕費用上升,從而導致營業額損失。

因應作為

  • 透過保險轉移風險。
  • 落實防災教育訓練,加強商場逃生路線指引。

氣候相關機會及財務影響

資源效率 綠色商場

潛在財務影響

  • 透過營業據點硬體設施採用綠建築等及材料,並降低整體營運成本。
  • 落實相關污染物處置方式,進而提升整體組織環境空間,提高顧客觀感。

因應作為

  • 將綠建築理念融入百貨商場中,列入展店規劃,並取得綠建築標章。
  • 投入經費認養商場周邊行道樹與綠地。
資源效率 綠色智能

潛在財務影響

  • 無紙化管理,減少紙張消耗。
  • 加速物業管理效率,落實人員到位檢查。

因應作為

  • 全臺分公司導入無紙化行動管理 ,包含「巡檢APP」、「物管APP」兩個類別。
  • 將持續尋求使用APP業務管理的可行性,邁向全方位行動化管理。
資源效率 綠色採購

潛在財務影響

  • 降低採購物品對環境之衝擊,減少企業碳足跡。

因應作為

  • 支持綠色採購占比達100%。
資源效率 綠色物流

潛在財務影響

  • 減少物流運輸對環境的衝擊,減少企業碳足跡。

因應作為

  • 盤點物流規範,制訂各分公司至少有 1 家以上的綠色物流合作廠商。
能源來源 綠色能源

潛在財務影響

  • 透過據點採用再生能源、相關節能設備、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以提升相關能源設備效率,相關硬體設施採用綠建築等及材料,並降低整體營運成本。

因應作為

  • 啟動29項節能專案,節能總效益約213萬度。
  • 完成綠色能源規劃,建置 4 座太陽能發電系統。

風險管理

為了將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衝擊納入企業整體風險管理考量,遠東百貨參考氣候變遷發展趨勢,預估風險發生機會以及對百貨業的影響程度,制訂風險應變與緩解措施計畫,並藉由情境模擬未來可能造成的財務影響,整合及管理可能影響營運的因素,擬定短中長期具體目標,全面降低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對公司之衝擊。

指標與目標

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遠東百貨訂立「節能、減碳、綠能、減廢」四大方向,提出七大綠色行動計畫,以實際行動回應營運過程造成的環境衝擊,並將「節能減碳」視為首要任務,訂定短期目標為每年減碳 1%,中長期目標為2030年減碳30%,逐步降低能源密集度,減少能資源耗用。

2025年

減碳目標

  • 每年減碳 1%。

建設目標

  • 推動減碳課程,提升員工減碳意識。
  •  透過溫室氣體盤查,改善排放熱點。
2030年

減碳目標

  • 減少碳排放 30 %。

建設目標

  • 持續取得綠建築標章。
  • 建置太陽能光電設備。
  • 建構內部碳定價機制。
2050年

減碳目標

  • 減少碳排放 100%。

建設目標

  • 投資減碳技術。

指標與目標

近年,減緩暖化成為國際上高度關注的議題。邁向環境永續目標,遠東百貨視「節能減碳」為首要任務,逐年降低能源密度,減少資源及能源浪費,設定短期目標為每年減碳 1%,中長期目標為 2030 年碳排量減少 30%,2050 年減少 100%。

2025年
2030年
2050年
減碳目標
  • 每年減碳 1%
  • 全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
  • 減少碳排放 30 %
  • 減少碳排放 100%
建設目標
  • 推動減碳課程提升同仁意識
  • 透過溫室氣體盤查,改善排放熱點
  • 持續取得綠建築標章
  • 建置太陽能板
  • 建構內部碳定價機制
  • 投資減碳技術